大家好,我是你的中医朋友青囊先生,
提到结节,就不得不说它的源头“痰”。
经常在门诊上遇到一些患者,为啥我会得肺结节啊,我经常会解释的一句话就是:“结节,就是停留在体内的痰凝聚成为顽固的痰核,痰核堵在肺,就是肺结节;痰核堵在甲状腺,就是甲状腺结节;以此类推。”
那很多人就好奇了,这个痰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?
其实啊,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台精美的仪器,人体吸收营养,给身体提供能量,期间产生的杂质,会被水液代谢排出体外。
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了都可能会导致水湿排不出去,最后堆积的身体里,特别是平时生活环境会接触到一些粉尘的朋友,那肺结节找上门的概率就大很多!
前段时间接诊了一个45岁的张老师握着CT报告,声音里带着焦虑:"何主任,您看我这肺结节是不是得赶紧手术?"
作为高三班主任,她常年被粉笔尘笼罩,最近体检发现的8mm肺结节像块石头压在心上。
我望着她舌苔厚腻、脉象濡滑,心中已有定数:"别急,这结节就是痰湿堵了肺络,咱们用中医方法把它化开。"
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"脾为生痰之源,肺为贮痰之器"。
教师群体因长期站立授课、吸入粉笔尘,加上熬夜备课、饮食不规律,易致脾虚失运。水液停滞成痰湿,上渍于肺,正如《金匮要略》所言:"膈上病痰,满喘咳吐",痰湿与气血搏结,终成结节。
我针对张老师痰湿蕴肺的证型,以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的二陈汤为底方加减:基础方:法半夏、陈皮、茯苓、炙甘草。
加减:加浙贝母、软坚散结,牡蛎、重镇消痞,丹参、活血化瘀。
方中半夏如"除痰先锋",陈皮似"理气将军",茯苓作"健脾后盾",三药合用直捣痰湿老巢。辅以浙贝母的"金戈铁马"破结节,牡蛎的"重锤定音"稳局势,丹参的"活血妙笔"通经络,共奏化痰散结之功。
坚持调理一段时间后,张老师做检查说结节缩小至3mm,咳嗽痰多这个情况也改善了。
复诊的时候我看她整个人精神状态都好很多,她说现在给孩子们讲课都有劲了,之前老师咳嗽,天天要吃润喉糖,现在连着讲一周都不觉得嗓子疼,现在教室里还多了几盆绿萝,粉笔尘也换成了无尘粉笔。
《大医精诚》有言:"见彼苦恼,若己有之"。面对教师群体,我们不仅要治疗肺结节,更要帮助他们改善工作环境:
推荐使用电子白板减少粉尘,教授"鸣天鼓"养生功缓解用嗓疲劳,定制"清肺茶"(菊花、麦冬、胖大海)随身饮用。
正如张仲景在《金匮要略》中强调:"病痰饮者,当以温药和之"。中医治疗肺结节,不仅是消散结节,更是调整人体"痰湿体质"的失衡状态。
当教师们放下粉笔,捧起药香氤氲的茶杯时,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他们的肺,更是那份传道授业的赤子之心。
短线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