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口支援西藏昌都,是党中央赋予重庆的重大政治责任。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,重庆聚焦西藏昌都市所需,倾力贡献重庆所能,围绕交往交流交融、民生改善、产业升级、就业创业、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,探索出一条“精准对接、长效造血、情感交融”的援藏路径。近日,该经验做法得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点赞推广。
\n与两百余名当地孩子结成“爱心家庭”
\n重庆精心组织广大基层干部群众、青少年学生、致富带头人等开展民族“三交”,着力打造“雪域雄鹰研学”“渝昌青少年心连心”等“三交”特色品牌,举办“渝芒走亲”“长类心连心”等各类活动30余场次。
\n重庆市援藏工作队队员与220名孩子结成“爱心家庭”。组织昌都艺术团队参加重庆文博会、重庆市运动会开幕式演出等。合作筹建卡若遗址公园,组织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赴昌考古调查。重庆大型歌舞剧《尘埃落定》和昌都歌舞剧《昌都往事》“双向奔赴”。
\n实施211个“小而美”民生项目
\n实施211个农村安全饮水等进村入户的“小而美”民生项目。举办昌品入渝消费“五进”活动16场次,促成100余家市场主体800余种农副产品在渝销售,实现直接销售7000余万元。招聘近400名西藏籍高校毕业生赴渝就业,依托“就业援藏线上招聘专区”发布民企岗位近万个,带动3000余名西藏籍人员在渝就业参保。实施教育援藏“六大行动”,对口支援昌都一高教学实现新突破。支持昌都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、自治区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、自治区药理学重点实验室等,推动渝昌两地实现跨省医检数据共享。
\n“资金+技术+企业”模式助力昌都经济高质量发展
\n深度融合昌都市资源禀赋与重庆产业优势,构建“资金+技术+企业”模式,协调重庆市高校、科研院所等力量,覆盖“农科、种养、品牌、市场”特色农牧产业链。协调重庆市农科院、畜科院等单位深度参与类乌齐县牦牛、芒康县中蜂产业、察雅县苹果产业发展运营。聚焦“规划+景区+营销”链条,助力文旅项目31个,推动类乌齐康巴花都成功创建4A级景区。引进中国中车、特变电工、东方电气、水电四局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落地昌都,助力建设藏东清洁能源产业园。
\n上游新闻记者 陈瑜
短线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