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后机票大跳水,往往会成为消费者捡漏的好时节。社交平台上也频频出现“特价机票”“手慢无”的帖子。这些“种草”笔记是能薅的羊毛,还是“钱票两空”的陷阱?日前,普陀法院审理了一起通过小红书APP发布“特价代购机票”虚假信息、骗取他人钱款的诈骗案。请听上海台记者向晓薇的报道。
2024年9月的一天,市民王某前往公安机关报案,称自己在小红书上找了一家机票代购,付了5000元定金后,不仅迟迟没有出票,定金也要不回来。一调查,涉事的唐某被“挖”了出来。
普陀检察院检察官张晓灵介绍,唐某一个人经营一家主营机票代购业务的旅行社,票务的来源主要是通过购买他人积分来兑换机票:
【有一些乘客积分比较高,唐某就把积分收过来,再去购买机票。可能可以拿到一些比较低价的机票,但是这种渠道就不正规。】
后来唐某陷入经营困境,欠下20万元的债务。为了尽快还债,他竟然动起了“歪脑筋”。2023年到2024年期间,他在小红书上持续发布热门航线的特价机票信息,来吸引关注。之前的市民王某只是被害人之一:
【比如说,上海到加拿大多伦多,上海到纽约有少量余票,特价机票,欲购从速等等。(其实)根本就没有这个票源,也没有帮人家订票,但是还是跟人家去虚构这个事实。就把五千多块钱定金收掉了。】
当被害人发现自己要订的机票在官网上已经显示“售罄”,便急着找唐某。这时候,他就以各种理由搪塞,先后从多名被害人处骗取机票款项人民币10余万元。
【一开始的时候说可以出票的,要等一等。骗到部分定金之后,一会儿说财务不在,一会公司需要审核等等,通过这样一些方式来拖延退款。】
普陀法院经审理认为,被告人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虚构“有特价机票票源”可协助预订机票的事实,骗取他人财物,数额巨大,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,依法应予处罚。承办案件的普陀法院法官助理张笑月介绍:
【他到案之后有坦白情节,自愿认罪认罚,在案发后退出全部违法所得,而且取得了部分被害人的谅解,最后对其判处有期徒刑三年,缓刑三年,并处罚金4万元。】
记者搜索小红书等平台发现,类似“中美往返商务舱五折起”“英国特价机票快速出票”等笔记比比皆是,机票折扣幅度显示在三到六折不等,但往往需要通过微信等私人渠道下单。
上海正源律师事务所郑志民律师揭示了其中的风险:很多“票代”并无合法资质,其“特价票”多来自购买或盗用的里程积分。这会导致出票迟缓、行程单被篡改,而一旦消费者通过个人转账付款,最终面临的很可能就是被拉黑。
【网上散布虚假信息,没有的,他说有。或许有票,但是价格是虚假的。 一张飞机票分两个人卖,他才不管呢。用里程去换,拿积点分,但是因为他是用换的方式拿到的,也就意味着万一航班变更,那么消费者要倒霉了,没法保证。】
法官也提醒,正规平台在保障购票安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,如果要找机票代理,消费者下单前可要求其出示业务资质,对异常的交易情况要有足够的警觉:
【自己到相关的能够查询企业资质的网站去看一下,这个公司是不是处于一个正常经营的状态?涉及到转账的时候一定要谨慎,收款的公司和他在小红书、抖音上发布信息的IP地址是不是匹配的?如果是个人账户的话,那就要提高警惕了。】
举报 相关阅读短线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